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意志现象比较普遍,意志异常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在独生子女群体中因意志行为问题而影响交往、学业,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不乏其人。意志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如意志缺乏、意志矛盾、意志薄弱,等等。下面仅就中学生中三种常见的意志行为问题,即过分依赖、倔犟固执、意志薄弱作些探讨。
(一)、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依赖就是指对别的人或事物的过分依附,不能自立、自主。意志上的依赖实质上就是意志缺乏。这类学生的行为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在行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个很小的决定也难以抉择,显得手足无措,缺乏决断的能力,事事依赖他人,易受人暗示和指使。譬如说,今天穿什么衣服、穿什么鞋,星期日是逛商店还是上公园,有了问题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制订计划是干这些事还是干那些事等等,都迟迟不能决定,只能依赖他人做决定。
本来依赖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人的发展都是逐渐从依附地位转向自主地位的。出生后的婴儿对长者、抚养人形成依附关系,他的一切生活都依赖成年人。到两三岁,他意识到自我,不但依附父母亲人,也开始依附家庭以外的人或物,如对幼儿园及其阿姨的依赖。上小学后,随着交往面的拓宽,与同学关系密切起来,四五年级以后便出现依附关系向自主地位转化的势头。而到初中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有强烈地摆脱依赖父母和教师的倾向,甚至出现过分的一味“逆反”和“叛逆”心理。直到高中阶段之后,他们才能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与他人的意见,真正走向自我的独立自主。因此在中学阶段,家长与教师既要帮助孩子由依附向独立自主平稳过渡,又要正确引导他们分析与接受师长们的正确意见。否则自主能力差,依赖性强,会使孩子缺乏意志力;而一味地任由他们“自主”,则容易形成刚愎自用、冥顽不化的个性。
有依赖问题的中学生,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表现出过分地依赖父母、兄弟及同伴。因而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
倔犟固执就是顽固任性、刚愎自用,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也是中学生不良意志品质的表现。
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遭受失败和挫折,也阻挡不住他继续前进,这是具有坚韧、顽强意志品质的表现。但是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明知原来的决定是错误的,仍然固执己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就是固执了。在中学生中固执常常表现为犟脾气,谁说谁劝也不听,一定要按自己的意志办事。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种表现很常见。
固执任性、倔脾气的产生也可追溯到幼儿时期受到的影响。一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形成某些个性特质,固执、任性开始萌芽,此时若受到溺爱和坏榜样的影响,再缺乏集体生活的锻炼,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倔脾气。而且父母若有倔脾气,也很容易影响到幼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或溺爱或压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固执任性这一不良的意志品质。固执己见也有的是思维的片面性造成的。
固执任性现象在中学生中是常见的。教育者往往会采取两种不恰当的对待方式:一种是“顺着来”,任由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或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另一种是“鞭子打”,不问青红皂白,孩子一倔就批评、斥责或打骂。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造成中学生更加“反叛”
(三)、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意志薄弱严格说来算不上是意志障碍,仅仅是一种意志缺陷,但在中学生里极为常见,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所以意志薄弱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意志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前进道路上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一蹶不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例如,在家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问题,惟恐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惟孩子的命令是从,使孩子一直处在“小皇帝"的位置上。这种教育的后果是使孩子逐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另一种现象则在学校表现得比较突出:班上总有那么几位学生,因为成绩好或“三好学生”、“学习榜样",总是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和笑脸。久而久之他们变成自负、高傲的小霸王,“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点点挫折与压力都经受不住。总之,这些中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无法经风历雨。
第二,在追求自己预定目标时,开始还有一股劲,渐渐地就提不起精神,缺乏应有的恒心和毅力。例如,有的中学生在学期开始时也打算刻苦学习、争取好成绩,也能坚持一两个星期晨读晚练,但很快就气馁了。有的是因为无法忍受学习过程中的枯燥与艰辛,逐渐失去兴趣;有的是因为短期的投入没有见到预期的成效,或受到挫折,又没有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而放弃努力。这些都是中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强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行动中,易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改变初衷,使行动半途而废。例如,有的中学生自主性不强,原本计划好了一种方案,因为别人实施了另一种方案就否定自己的方案,即使他的方法是正确的;有的中学生本身的坚持性就不好,行动过程中忽左忽右,一会儿想学电脑,、一会儿想学小提琴、一会儿又去上游泳班,但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有的中学生则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无心向学,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