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一:
《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
——苏轼与美食
高二八班 杨雨欣 张菊 林紫嫣 李爽 凡梅 高惠 沙莎
苏东坡与酒
1.他祖父衣食无忧,优哉游哉,时常携酒一樽,与亲友在青草地生席地而坐,饮酒谈笑,以遣时光。大家饮酒高歌,规矩拘谨的农人都大为吃惊。2.苏东坡的酒量倒不是由祖父那里继承而来,但是他的酒趣则是得自祖父,以后不难看出。3.他们的老朋友——那位退隐的国家元老张方平,也和他们在一个城里住,大家常酒饭相聚。张方平饮酒甚豪,他的酒量是一百杯。据苏东坡说,他自己的酒量则小得多,但是他说他并不以自己酒量小而戒酒。4.苏东坡不但是酒的鉴赏家和试验者,他还自己造酒喝。他在定州短短段时期,他曾试做橘子酒和松酒,松酒甜而微苦。在他写的“松酒赋”里,他曾提到松脂的蒸馏法,但是如何制酒却未明言。在惠州他造了桂酒,而且生平第一次品尝中国南方的特产“酒子”。酒子是在米酒还未曾充分发酵时取出来的,所以其中酒精成分甚少,实际上有些像稍带酸味的啤酒。——原文
苏轼是一个爱喝酒却又喝不得酒的人,苏轼酒量虽然不大,但却是饮酒成瘾者。虽然苏轼爱喝酒,但没有沉溺于酒,要说苏轼是借酒消愁,不如说它是爱醉酒后的美好感受。众人皆知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在中秋之夜,一边赏月一边饮酒写出来的,后人还在原词的基础上加工形成一首歌,流传于世,词中的欢饮达旦,把酒问青天,显示了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此时的苏轼,在中秋佳节的美好愿景下,把今天当作自己的朋友,以酒相对一饮而醉,什么复杂的烦扰心情都抛之脑后,尽管人世间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但在苏轼的词中,能看到的更多的是苏轼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苏轼酒量不如别人,酿酒还闹出笑话,但是这种积极乐观的醉酒态度和认真酿酒的学习方式,后人应当虚心学习借鉴。苏轼仅仅因为喜欢喝酒而去动手酿酒,在酿酒的过程中倾注自己的心血,当他品尝自己酿的酒时,无论酸甜甘苦,他一样,心里都是踏实满足。苏轼酿出的酒不仅仅是给自己喝的,他还与朋友们分享,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苏轼一样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更加不一样的是苏轼从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快乐中去追求自己精神上的快乐,“我有一瓢酒,独饮良不仁”,就展示出苏轼一生,都在追求快乐,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苏轼的营救之道与快乐固然是密不可分的,常给予他人快乐就等同于让自己快乐。苏轼与百姓醉酒,醉酒后的可爱醉态,醉酒做出的名作,酿酒瓶酒的认真态度,都显现出一个大文豪悠然,于是无拘无束,传达着积极乐观的正能量,这般与众不同的酒翁苏轼才铸就了他的不朽于世,长存永驻。
苏东坡与肉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原文
研究报告二: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苏轼与瑜伽、炼丹
高二八班 李祉阅,张碧芮,林彤,缪子义,范先炳,廖天阳
一、关于瑜伽
瑜伽最早起源于印度,其建立在古印度哲学的基础上,是一种对人体身心的一种锻炼方式。在中国,与之相联系的则为长生。追求长生之术,是中国古人的一个执念,其中包括对身体和心灵的修炼。在道家看来,身体与心灵的修炼即炼丹——外丹与内丹。内丹为练肚脐以下的部位,而外丹则为不死之药。中国道家对印度瑜伽功夫及其理论的吸收比佛家更为容易。按常识,瑜伽与佛教中禅宗一派的打坐极为相似,但这一宗派实则为印度佛教与中国道教哲学的混合。道家重视自然的冥想沉思道教,讲究清心寡欲,神定气闲,这与瑜伽创始的目的相吻合。因此道家为瑜伽的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更便于古人吸收瑜伽要义。但中国的修炼者并不一定知道自己所做的为瑜伽,而称之为“打坐”、“冥思”、“内省”或“静坐”,或其他佛道名词。北宋时期,禅宗一枝独秀,迅速发展,并形成“五家七宗”的繁荣局面。禅宗与文学的结合,使文字禅在士人之间掀起友禅之风,他们的诗词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和禅趣,并且在当时以禅喻诗成为一时的风气。而苏轼作为北宋代表作家,其文风也会难免会受文字禅的影响。据统计,苏轼一生创作的诗词三千余首,而其中与哲理禅思有关的诗词就大约有两百首。可见,北宋文字禅的发展就为苏轼接受并吸收印度瑜伽提供了有利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从人们对最熟悉的诗词就可以看出苏轼的佛道家精神。他吸取了佛家随缘和安然自在的思想以及道家的自然观,在他多舛的仕途道路上潇洒地面对一切攻击和挫折,保持旷达的独立人格精神和人生哲学。他对佛教的吸收有所删减,摒弃了一些消极思想,通过禅宗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残酷的现实中保存着其随性洒脱和充满自我感受的心灵自由。书中内容:作者认为,实由中国道教先有自然之基础,才能吸收瑜伽之要义。在其他宗教里没有把宗教和身体锻炼结合的那么密切的。中国修炼者不知道那是瑜伽,称之为打坐或静坐。其他身体扭曲过甚的姿势拒而不学,东坡也只是练几个舒适的姿势为满足。
二 、关于炼丹
中国炼丹活动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理论著作,书中提到当时的炼丹家有《火记》600篇,可见当时火法炼丹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晋代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对汉晋以来的炼丹术作了详细记载和总结。但真正的炼丹术却起源于秦始皇。炼丹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这就使炼丹家在长期的炼丹活动中,认识了很多物质的特性,积累了不少有关药物、冶金、化学方面的知识。火药的发明,就是在炼丹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创举。炼丹术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中国古代炼丹家们对医药方面的贡献也是十分杰出的。炼制的一些无机药品及对这些药品性能的认识,都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宋代的。炼丹是化学另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方面。化学也是宋代科学中取得重要成果的学科之一,在冶金化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南宋赵彦卫记载采得黑色矿石(辉银矿)后,经“用日捣碎,再上磨”,再经洗矿,“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以火煅为大片,即入官库,俟三两日再煎成碎银”。这是使银熔入铅中,再使铅氧化,入炉灰中使银分离的“灰吹法”炼银。而用胆水炼铜法更得到大力推广,其法“以生铁炼成薄片,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上生赤煤,取刮入炉,三炼成铜”,称为胆铜,是起自唐末五代,成熟于宋代的重大的科学发明与技术成就,是后世水法冶金的先声。
三 、苏东坡与瑜伽炼丹
苏东坡的弟弟子由练瑜珈术倒走在他前面,根据子由自己的话,是在神宗熙宁二 年(一○六九),他从一个道士学的,这个道士是给苏东坡的次子看病,方法是吹“神”入腹。子由到淮扬送兄长到黄州时,苏东坡发现弟弟外貌上元气焕发。子由在童年时夏天肠胃消化不好,秋天咳嗽,吃药不见效。现在他说练瑜珈气功和定力,病都好了。苏东坡到了黄州,除去研读佛经之外,他也在一家道士观里闭关七七四十九天, 由元丰三年冬至开始。在他写的《安国寺记》里可以看出,他大部分时间都练习打坐 。他在天庆观深居不出则是练道家的绝食和气功,这种功夫反倒在道家中发展得更高深,其实是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苏东坡同时给武昌太守写信,向他请教炼朱砂的 方子。在他写的一首诗里,他说在临皋堂里已经辟室一间,设有炉火,以备炼丹之用 。一般而论,我们在此并非对练习瑜珈术感到兴趣,只是对苏东坡在元丰六年(一零八三)详细说明的瑜珈术练习有些好奇而已。那时,他对佛经道藏已然大量吸收,而且时常和僧道朋友们讨论。以他弟弟为法,他开始练气功和身心控制。关于此种运动的心灵方面,他的修炼仍是瑜珈术。在给弟弟子由的一封短信里,他描写正统瑜珈默坐的目的。他认为从感官解脱出来之后,真正体会到真理,或上帝,或世界的灵魂,不是在于看到什么,而是在于一无所见。他致子由的信如下:“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以我观之,凡心尽胜解卓然。但此胜解不属有无,不通言语,故祖师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署尽,眼自有明,医师只有除势药,何曾有求明药。明若可求,即还是务……夫世之昧者便将颓然无知认作佛地。若此是佛,猫儿狗儿得饱熟睡,腹摇鼻与土木同当,恁么时可谓无一毫思念。岂谓猫儿狗儿亦已入佛地……今日闭里捉得些子意何。”----元丰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四、苏东坡在接触瑜伽炼丹时的时代背景与身份地位
(一)即从他满怀儒家理想,初步踏入仕途,到发生乌台诗案,为朝廷排挤,贬谪黄州等地,最后再到苏轼由仕途巅峰而急转直下,接连流放直至海南。在踏入仕途时,他是积极入世的。年少时期的苏轼怀有远大的儒家理想,对政治改良无意义的佛老思想并没有为所他接受;(二)而发生乌台诗案之后,他被贬黄州等地,一次又一次的贬谪让他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并且亲身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局限所在。于是他开始试图从佛禅思想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三)而其晚年被贬儋州,中央政权与之愈来愈远,其少年时期的理想抱负也一次次受到冲击,于是天性旷达随性的他选择了在佛禅中探寻人生的意义。禅宗思想在苏轼的一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他对禅宗思想的进一步认可而发生改变。他对于仕途的态度,对于人生新境界的追求,对于养生的向往,都受到禅宗思想的熏染。正因为佛禅思想对他的浸润,苏轼开始不自觉地一步步靠近瑜伽。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东坡的瑜伽术的描写:中国人的养生是保存精力,而瑜伽最适合中国文人,因为练习瑜伽可以用简单的术语描述为,努力少思索,以至于一无所思。相当于将自己放空,最后达到恍惚出神的愉快境界。以他弟弟为法,他开始练气功和身心控制。东坡自己修炼时,发现有很多明确的特点:控制呼吸,凝神于鼻尖。此期间心灵完全休息,获得心灵宁静的益处。东坡赋予瑜伽几项中国要素。排除粗怪扭曲动作(猜测可能是这些瑜伽动作难度高,苏东坡难以完成所以排除,咱玩点简单的。本是娱乐何必过于较真);增加定时的咽唾液——咽唾液是把心火向肾方面压下去之意。火代表正义,心控制身体时,趋势是善。肾控制人体时,人被兽欲所控。通过验唾液,减少损伤元气,苏东坡创新发明的这个瑜伽术很是有趣,实践性很强。五、东坡关于瑜伽炼丹的作品
六、读后感悟
作者从瑜伽的起源及蕴含其中的奥秘开始讲起,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瑜伽的方方面面,将已传入了中国的瑜伽与原始的印度瑜伽作了对比,并表达出他对瑜伽能修养身心,稳定情绪起到作用的肯定。作者对瑜伽句句描述,甚至已经清楚地讲出如何去做瑜伽,有哪几种做瑜伽的方式,这种方式叫什么有什么好处,那种方式叫什么又有什么好处,其详尽在我们这种完全不懂这方面的人看来,他可以称得上是半个专家了。这一切究竟来源于何处?不怕告诉你,其实这正正是来源于苏东坡对瑜伽术的详细说明。苏东坡此时对养生的探秘达到了一个顶峰,他令到研究苏东坡文学的人不得不对苏东坡练习瑜伽一事感到好奇。苏东坡竟花如此多的精力去研究瑜伽术,看着学者们也值得去做研究,看看是否能够获得苏东坡所得出的养生方面的知识。读者读到此段,既能了解到东坡研究瑜伽的经历,又能饱食有关瑜伽术的大量知识。除瑜伽术之外,苏东坡在此时的另一个养生之道是炼丹。大家都必然听说过西方的炼丹术,而宋代时候的炼丹术与西方的炼丹术基本一致,都是受到阿拉伯的影响。尽管这种养生之道在当今社会已经是很荒谬的事情了,但这在以前那种科学不发达,人们受到封建迷信影响的社会中却能让人相信,这其中不乏苏东坡这样的才人。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去批评他卷入这类研究中,况且作者在章末也提到“苏东坡变现出他合乎情理的简单生活原理”。另外,作者在炼丹这些段落中,又再次研究了不同于瑜伽的另一个方面的东西——现代能够解释炼金术的一些化学原理,他在介绍时运用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其实我很难想象到林语堂能够在的研究苏东坡的过程中去研究苏东坡所研究的知识,并能将其写入传记当中,文字上运用得如此地专业。若仅将此段落从文章中抽出,真的可以当作研究古代炼金术的一份实验报告了,这样说真的一点也不夸张。研究报告三: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苏轼的绘画与书法成就
高二七班 尹艺霏 林娅 龚铖 余沁桐 常景舒 李静涵
关于苏轼的书学渊源,黄庭坚曾如是评价:“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书法,是深受前人影响的,他学习过李邕、徐浩、颜喜卿、柳公权等人的书法。苏轼中年深受颜真卿书法的影响,曾说:“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他在颜真卿书体革新精神影响下,努力汲取颜书中的养分,取众家之妙,与笔墨酣畅中求天真平淡,不计较点画位置,不在乎肥瘦得失,更重才学情感的宣泄。从书法造型上看,苏轼书法有以下特点:一是丰腴饱满,遒劲姿媚;二是字型偏扁,取欹侧之势;三是用笔上的偃卧手法。以上三点,构成了苏轼书法的独特风格。苏轼书法诸体皆善,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最能体现宋人“尚意”书风特色的,便是他的行书。 而他的行书所得到的一个质的飞跃,是在黄州。黄州时期的书法是东坡向“尚意”书风过度的最重要转折点,也是他艺术创作的最高峰。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品有《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帖》、《前赤壁赋》等。其中又尤以《黄州寒食帖》最为精彩,被誉为是继王羲之《兰亭序》和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此帖英姿豪迈,超神入化,东坡愤懑沉郁的心情,在无意于佳的状态下,任情恣性的挥洒,出奇制胜的达到了笔法的崎侧纵横,有如神助。其点画坚实肯定,沉着凝重,笔势偃侧但不拖沓,涩而能达,滞中有畅。字形多成横势,有“石压蛤蟆”之感。章法上,起首的几排小字,节奏平缓,接着行笔速度加快,字形逐渐变大,行距或宽或窄,字距或大或小,最后一排独立成行的小字,与起首遥相呼应,浓郁的墨色,散发着奕奕神采。苏轼在书法笔画方面追求骨力遒劲,血肉饱满。他在《论书》中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苏轼认为书法艺术一定要有精神、气力及生气、骨肉、饱酣笔墨。展示其淋漓的血气,这五者缺一,就不是成功的书法艺术品。他把“神”放在第一位,也就把追求意境的美放在形体表现之上,对后来的书法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苏轼对魏晋以为形成的以人品论书的风气,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苏轼倡导的“尚意”书风,对宋代及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书法观念,影响了一代世人,并且他与其后的黄庭坚、米芾等人一起掀起了“尚意”书风的大旗,苏轼的书法成就为中国书法增添了灿烂一笔。绘画方面,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苏轼的绘画毫无疑问是受到宋代盛行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只注重物象“意气”的整体写意特点而不仅是局部的写实,要从局部的“形似”超脱出来,表达“意趣”,而个人“意趣”的表达又必须借助绘画技法和构图的巧思,以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天趣,也就是大巧若拙,这就是苏轼对绘画的见解。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提到:所有绘画都是一种哲学不自觉的反映。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他认为王维诗歌的创作悄无声息地渗透了王维的绘画美学思想,我们在读“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时,身临其境般处在一个萧瑟清冷的情景中。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王维自然清新的文人画风,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能使我们从画中感受到画家内心孤傲的心境以及超凡脱俗的禅学思想,诗人用诗将画中的美学意境表达出来。王维独创的山水画“禅境”的艺术美学风格,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画中有诗”。这才是一幅真正的好画,能够暗示或启发欣赏者写出这种绝美的诗句。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柳二首》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认为绘画作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之美,无需多少技巧与表现方式雕琢成一幅“画工画”,是一种浑然天成、平淡自然中夹杂含蓄的光,有着内在精神或是气节,追求清新自然之美,如同“玉”的美一样。他将绘画与诗的艺术美学价值等同起来,从理论上将不受文人士大夫所重视的绘画的社会地位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提升到了极致,能够做到和诗歌平起平坐。这一理论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国绘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苏东坡天才横溢,神完气足,在中国艺术上,尤其是表现在中国笔墨欢愉的情趣上,他能独创一派这是最不足为奇的。东坡似竹,他的伟大的人格和他在文学、美术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文化长河中的一抹亮色。
参考:《苏东坡传》
《理学影响下的宋代绘画观念》《中国书法简明读本》《宋元画史中的博物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