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复课至今已有半年多,恍如隔世。复课初始,我们反思疫情,完成了第一本整本书的阅读——《活着》,渴求在反思疫情与生命的过程中反复探寻窥见活着的意义。而后,我们想到《活着》总要有些属于活着而外的东西,这个活着而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书籍可能会赋予答案,于是我们商定共同阅读《平凡的世界》。因为已经有了对第一本书籍《活着》的阅读经验,第二本书籍的整本书阅读开展得从容有序了些许。5月底至今,整5个月的时间,我们跟寻路遥笔下一个个平凡的人不甘平庸的奋斗过程,也欢呼,也哭泣。2020年10月29日,我们开展了第一期《平凡的世界》人物专题分享交流会,我之前反复强调,我想称之为读书沙龙。因为整个阅读活动及分享过程中,我更多的扮演得是一个旁观者、聆听者的角色。高2022届10、11班的孩子们对读书沙龙的开展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极强的组织能力,自行组织开展了人物形象对比、人物群像探讨、精彩片段话剧表演、主题辩论等活动。本以为话剧表演一般会以闹剧收场,但孩子们在话剧表演前组织认真学习了陕北方言,自己制作道具,演出时竟也可圈可点。最让我感动的是10班的一个小组,他们整个小组同学为了这次沙龙展示准备一个多月,想到了以“时光列车”座谈会邀请嘉宾访谈的交流方式,组内龙熙雯同学甚至花了大量的时间为每位“人物”都剪辑了视频。
在这次读书沙龙后,我引导孩子们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人物生命在场的力量,感知阅读的力量。在此遴选了部分优秀作品刊载,希望借此调动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也许文字有些稚嫩,也许阅读鉴赏成果很不成熟,但是他们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我想这就是最好的阅读成果。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平凡的世界》人物简析“田晓霞”
高二11班 罗蕊
一生一世为一人,花开花落终为情,生死契阔,与子成说,纵使万般煎熬,纵使生死相隔。
她经身披军装,像男孩子般将袖子挽起来,她的家境毋庸置疑在那个贫穷的只剩黄土的年代可以用富裕形容,他的父亲田福军光景大好,也足以让她吃喝不愁,但她的思想不同于任何一个富家子弟,她的思想在他家庭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下已经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但她生命的最后,仿佛是时代已容不下这位解放了思想的时代女性,将她的生命用洪水死死的捆绑。她跳入人们的视野时还是路遥笔下同孙少平一同去黄原演戏的一位女孩子,但从她的言语与喜欢关注国家大事中便可以看出她已具有了新时代女性的雏形。从学生时代起她与孙少平相识,便时常带同样对书有相同兴趣的孙少平一起看报,或借书给他看,描述着一部部巨著中的故事情节,他们描述着不同于双水村的外面的世界,同时意识也在无形中交流交织着。这里引用他的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直到后面他们高中毕业了,孙少平没有考上大学,在双水村小学支教,晓霞则选择了复读最后考取了黄原师专,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总归他们的思想是一致的,他们唯一的联系变成了晓霞定期给少平寄去的书或最新报纸,但田晓霞无疑是孙少平的启蒙老师,让少平逃离双水村束缚,看向黄原以外更宽广的世界,让他的思想站在世界前沿,成为了一位少有都敢冲敢闯的农村青年。在少平的意识里就算·她在黄原是个揽工汉,靠卖自己的力气换钱让后给家里和读书的妹妹寄点钱,闲暇时读下书,生命也是有意义的。本以为两人的生命已无交织,但某一天他万万没想到在去看电影的路上他遇到了晓霞。是啊,晓霞已经出落成一位大姑娘了,落落大方,而少平仍是一副揽工汉的样子,但所幸晓霞不因世俗嫌弃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孙少平会接受田晓霞而不接受金秀的原因吧,不管怎样,晓霞的思想早已赢得了少平的钦佩。但少平仍心有顾虑,他又怎么感想一位公家的大学生会看上自己那么一个揽工汉呢?晓霞对这次相见也十分震惊,但现在脑海里非要说结婚对象他只想到了少平,她欣喜的把书定期借给他,并期待着每一次相见。“一个男人一旦迷上了一个女人,就觉得这女人是他的生命,他的太阳。除过这个女人,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暗淡失色了。为了得到这女人的爱,他可以付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牺牲。甚至得到的不是爱,而是鄙视和污辱,心里也很难为此而悔恨自己。”是啊,她们相爱了,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走在一起,他们的爱情顾不了那么多。后来晓霞成了记者,少平成了矿工,他们的恋情无论告诉街上任何一位路人,相信也只会被认为是说笑。晓霞也丝毫不嫌弃少平,只是时不时会对亲爱的他感到难受,当然他也对他的追求者高朗始终持拒绝状态。最后的最后晓霞因去报道一洪水新闻时为救一女童溺水身亡,尸首都无处可寻,这份爱情也就这么无疾而终了。也许正如晓霞父亲所说:“我们都应该为她感到骄傲,他用自己的生命换了另外一个人的生命”“是啊,这是命运。正如辛劳一年营务的庄稼,还没等收获,就被冰雹打光了,难道能懊悔自己曾经付出的力气吗?”
她不同于双水村的其他庄稼人般把自己的生命都扑向这片黄土地,她把视野放在了国家大事,她喜欢读报,从小就说出老虎没有人害怕这一言论,让田福军夫妇大吃一惊。她也是一位优秀的伯乐,善于发现少平这位钟子期,他引导着一个农村男孩的思想达到了质的飞跃。她能有对事物这不一般的见解,大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他的家庭对他的引导,和教育工作。田福军和她的关系与同说是父女,那不如说是朋友,她父亲身居高职,是一位敢于创新,参与大刀阔斧改革工作的难得人才,把黄原以至于更大的地方通过治理变得熠熠生辉。她和他的父亲交流就更加自然,少了封建思想中的那一层束缚,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晓霞把自己写给孙少平的情书给父亲田福军看,便希望他能给出修改意见。他的感情如和氏璧般是纯洁无暇的,她和孙少平的结合早已化为了思想上的结合,她的爱情是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能给人带来前进的动力。他宁愿自己的爱情败给命运也不甘心自己的爱情败给世俗。但他们精神上的彼此喜欢和社会上巨大的差距也注定两人必定会分离,就算有精神上的幸福,也不可能会有物质上的保障,这样的爱情是那个社会所不能容下的。也许故事的最后晓霞为救一女孩的离去,也是对这份感情画上的最有力最强制的句号。晓霞的思想我们不可否认是自由奔放的,但在时代中她是极少数的代表,抵抗不了当时时代潮流的巨浪,当然他的思想自然也不被允许存在,这是悲剧的。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爱情终究不能冲破封建牢笼的束缚。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是啊爱情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们只能擦干眼泪去面对发生的一切。
可笑的小人物 悲哀的政治家——《平凡的世界》人物简析“孙玉亭”
高二11班 朱晓珏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玉亭是一个不能不引起读者注意的人物。因为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像小丑一样的角色。而路遥先生也好像总以小丑的视角去关照他,“以乐写哀,以哀写乐,倍增其哀乐。”
孙玉亭从小失去父亲,是在哥哥孙玉厚的关怀和照料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开始,哥哥就想把弟弟培养成一个为一辈子穷得叮当响的孙家支撑门户的人儿,寄予他深深的厚望,供他念书,直到后来到太原钢厂当工人。而弟弟孙玉亭因钢厂的生活不好而中途跑回,于是哥哥便给弟弟张罗着成了家。从此,孙玉亭便在双水村安营扎寨,开始了他一辈子的生活。孙玉亭是个穷先进,经常穿着烂衣薄裳,饿着肚子给别人讲大道理。他整天拖着一双烂鞋,忙得不亦乐乎。在家里吃喝一点东西,就又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去,只有在社会的大风浪中,他才把饿肚子放在一边,精神上享受着无限的快活。他看到金俊山殷实的家庭生活,内心虽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惆怅,但心里总是嘀咕,不好好为革命出力,只顾发家致富,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小农经济思想,于是对金俊山鄙视起来。再看看自己,虽说穷得连一双鞋都穿不起,但这都是为了革命,“既然是为了革命,再穷也不怕”。经过这样的内心自问自答式的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的衡量,他又似乎得到了某种慰籍,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孙玉亭的自尊是建立在虚幻的过去和飘缈的未来之上的。他之所以腹中羞涩,却精神愉快,其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小他也是一个“官”,手下还有那么多人得靠他的安排去劳动。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集体,他的自尊才得到了满足,也就是物质上陷入困顿,但精神上是满足了他的需求。
孙玉亭是一个典型的奴才形象。虽然生活在新中国,但在他身上,无处不显示着奴才的嘴脸。他像奴才一样,主子得势,他便摇头摆尾,求得主子的恩赐;主子失势,他就落井下石。例如:田书记想借机“搞一些阶级抱复”,于是让马来花给孙玉亭捎个口信,让他来一下。得到口信,孙玉亭就一路上跑着来了,他好长时间没有得到田书记的召唤,因此心情激动异常,“直跑到人还未到,一只烂鞋飞到了田福堂的面前。孙玉亭是一个目光短浅,落后顽固,甚至迂腐的人。他对新生事物的抵触情绪相当地顽固,并且达到了迂腐的程度。他总是对新事物充满着刻骨的仇恨,想竭力的阻挠,使其保持原状。当孙少安把拟好的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交给田福堂时,田福堂慌忙的叫来了孙玉亭,孙玉亭一听这情况,立刻震惊的张大了嘴巴,他激愤的说:“毛主席老人家一去世,人的心胆越来越大了!竟敢明目大胆走资本主义道路!这还了得!没王法了!”“谁反对社会主义,我就反对谁!别说是我的侄儿,就是我父亲现在活着,他反对社会主义,我也坚决不答应!”。他这样的守旧思想是何等的可笑与荒唐呀!孙玉亭在“革命”和亲人之间往往选择前者。对于孙玉亭来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活仍然像梦一般不可思议。失去集体后,孙玉亭就像没娘的孩子一样灰溜溜的,整天无心出山,睡在烂席土抗上缅怀着昔日的岁月,不思进去,只知一味地瞎忙活,盲从。
但是尽管孙玉亭身上有以上的种种劣根性,但他身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在老母亲病后,想叫双水村的神汉刘玉升“装神弄鬼”来治病,孙玉亭则反驳说“妈,那是迷信!我不能做这事,我歪好还算是个共产党员哩!”孙玉亭在这方面的原则性是不可动摇的,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孙玉亭在看待润生和郝红梅的爱情上,却出奇的大方。因为他念过几天书,在太原钢厂当过几年工人,见过世面,因此对这种事情倒能理解,于是他便对田福堂说:“要尊重润生的这份感情,农村人对二婚女人有看法,可那是封建主义!”所以孙玉亭对封建迷信和封建婚姻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持有清醒的头脑。而且像孙玉亭这样在旧中国处在社会的最下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治上翻了身的人,对党的恩情永不忘,表现出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依赖。当孙玉亭的女儿卫红和金家后代金强产生爱情时,他一万个不同意。但当金强和卫红生米煮成熟饭时,他尽管痛苦不堪,但女儿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他拿出当年评法批儒时石圪节公社奖给他的红色笔记本,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女儿,并且在上面很有才华的写了两句题词:“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跟党走”。其实,在当时新中国也有很多像孙玉亭这样顽固守旧的人。我们从他身上可以洞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体味那个非正常年代人们在心灵上所受的伤害。所以我们要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地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个能人的得意与温情——《平凡的世界》人物简析“田福堂”
高二11班 曹宣芹
田福堂在作品中的形象并不高大,他做事认真,负责。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很多获得新生的农民们的真实写照。由于历史状况的缘故,田福堂在青壮年时吃了不少苦,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从来就没有过土地的长工,不可思议的有了土地,因此他由衷的感谢新中国,感谢共产党,一心一意的准备领导大家过上幸福生活。但是,小农意识局限了他的眼光和思维,因此他也依靠自己的权利采取了许多不恰当的行为。但作为世俗中的一个卓越的领导者,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或许这样的笔墨才能显示出人性的真实与平凡!
田福堂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显然再没有了往日的光辉形象。所以他虽说还当着书记,但对公众事务不再热心。公社下来个什么任务,他就推给副书记金俊山去处理。他认为农村已经“单干”了,有什么事值得他热心呢?再说,现在的工作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甜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田福堂不是没有“为人民服务”之心,而是他主观上表现得不甚明显。王者,岂肯下人乎?他只是在客观上为双水村“人民”谋了利益,但有时候这种客观的效果往往比主观的效果还要好。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田福堂作为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任何时候他看事情的眼光要比别人长远一些。就拿承包土地这件事来说,虽然他极不情愿。但是一旦看到双水村的一队在单干后的产粮状况,他就意识到没有他的领导,双水村的农民会生活的更好,尽管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可他还是盘算着也要将光景日月谋划到众人面前。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他绝对不可能像孙玉亭那样对热闹红火的大场面有着无限的向往和激情。面对世事的变化,这人已经具有了一种叫做"经验"的东西,知道世事不会再变回去了,因此懂得与时俱进,随遇而安。他对世事的解读完全来自他那饱经风霜的生活中。
天底下就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田福堂最让人动容的不是他的虎性和他在双水村的“功业”,而是他对自己儿女们的爱。对于自己的儿女,田福堂是有着发自天性的真挚而又深刻的爱的。虽然孙少安和田润叶最终没能在一起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田福堂不同意,但我们大家撇去个人主观感情色彩去仔细想一想。有谁会将自己细心呵护的女儿嫁到一户家徒四壁,拖泥带水的人家呢?对于润生,他也是奉献出了溢于言表的爱。即使自己每天拖着快要散架的身体在田地里艰难前行,也不舍让儿子放弃前程回家种地;即使自己肩负着许多的流言与谩骂也要为儿子找一份好工作。毋庸置疑他是自私的,但他的自私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如猛虎般严厉却又深沉的爱。我们可以说他对事业有所欠缺,到有谁忍心否认他的爱呢?与田润叶、田晓霞、孙少平等被路遥赋予了神性光辉的人物相比,路遥只是赋予了田福堂充分的人性。这样一个集矛盾于一身的人,恰恰给了我们最真实的视觉感受和体验。因为在他自私和圆滑的身后,其实也是一颗被平凡的世界蹂躏于世俗下的充满温情的心。
世上唯有爱情,不可强求——《平凡的世界》人物简析“田润叶”
高二11班 张馨蕊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为我们描绘了三种女性。第一种是以田润叶为代表的介于传统农村和现代城市之间的矛盾女性。第二种是以秀莲为代表的中国农村传统女性。第三种是以田晓霞为代表的新城市女性。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田润叶,那个一生都充满了悲剧与矛盾色彩的女人,在爱情和婚姻之间,左右为难。
田润叶和孙少安是青梅竹马,她美丽温柔,善良大方,知书达理,孝顺听话。而且在当时那个时代,她的出身,家庭背景已经算是中上等。她与孙少安一起上小学,后来润叶到县城上中学,寄住在她亲戚家,得到亲戚的照顾,但是,由于阶级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毕业以后,田润叶留在了县城的城关教书,而孙少安只能回家当农民,成了“泥腿把子”。随着这两人身份,阶级,文化的差别越来越大,两人分歧就此开始。田润叶,在当时是鲜少的有着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她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在意所谓的城乡、阶级、文化差距,更别提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的“门当户对”,主动向孙少安表明自己对他的爱意,大胆、热烈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候,孙少安却拒绝了她,他懦弱了,退却了。可能在孙少安看来,所谓的他和田润叶之间的爱情只不过是个理想罢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可想却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他觉得自己配不上田润叶。读到这里,他们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个敢于和传统斗争,具有新时代价值观,爱情观的女性,爱上了一个辈子只能当个农民,思想还被封建牢牢束缚,不敢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意的男性。多么矛盾的一幕!但,令我最欣赏田润叶的是,即使孙少安拒绝了她,她却丝毫不以为意,对孙少安一如既往的好,每次回到村里,都要到少安家来串门,每次都给少安的亲人们带食物。但是即使是这样了,少安还是不敢正视这段感情。他一直都很在意所谓的阶级,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润叶。最后,孙少安与山西姑娘秀莲结婚时,田润叶对孙少安的幻想与追求便宣告结束。不禁让人感慨,故事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结局却是以悲剧收尾。田润叶与贺秀莲,前者使孙少安心中的白月光,只可触而不可及,亦可以说,田润叶是孙少安心中的一个念想,一个执念。而后者贺秀莲,是与孙少安相伴一辈子的妻子。读到这里,一个问题一直萦绕我的心头,孙少安与田润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么美好,纯真的一段爱情,为什么最后却以这样的结局收尾?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田润叶思想是解放的,而孙少安思想却是被束缚的。但又是什么令他们的思想之间差异巨大,是所谓的阶级。润叶家庭优越,接受的思想都是新思想,而孙少安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思想并没有那么开放,才导致两人以这样的结尾告终。
再看田润叶,即使少安已经拒绝了她,难道她就要向父亲安排的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吗低头吗?其实并没有,李向前对她死缠烂打的追求,她对他视而不见。心中仍挂念的那一份对孙少安的怀念,润叶以为她对孙少安的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美好的东西,天真的田润叶以为这样李向前就会知难而退。可是,只留她一腔痴心还是没有等来少安的回答。所以,生活中的爱就是那么无奈,现实就是那么残酷。爱情并非一个执着就可坚守。后来润叶向婚姻妥协,她麻木地接受了这场政治婚姻。所有人都很高兴,尤其是她的父亲田福堂,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女儿和穷小子孙少安一起私奔。在这个方面不得不说,润叶是无私的。她为了大多数人的快乐,选择了不快乐,走在婚姻的边上,润叶的爱没有了,润叶的美丽也消失了。她年轻的心如秋风扫过落叶,竟然有了萧瑟的寒意。或许我们对爱情与婚姻这两个名词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句话:爱情是冬日暖阳,是和煦微风,是香甜甘霖。生活却是一条泥泞不堪,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我们挣扎于此,直到有一个人身披满天星辰来到我们身边。可是爱情的美好总是有期限的,时间是锋利的刀刃,磨平了爱情的棱角,在漫长岁月中,轰轰烈烈的爱情如风过境,留下了柴米油盐的生活哲学。即使是这样,但润叶毕竟还是润叶,那个善良,美丽,温柔的润叶。当她的丈夫李向前出车祸时,即使她不爱李向前,但是她还是尽到了自己妻子的职责,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名义上的丈夫。爱没有错,我们能批评李向前吗?面对没有希望的婚姻,李向前为何不选择放手?我们能批评田润叶吗?爱情面前,何必勉强?润叶是不幸的,他不能和所爱之人孙少安分享爱情的美好,被困在世俗的牢笼里无法脱身。润叶也是幸运的,遇上了李向前那么一个真心对她好的人,即使知道她的心里没有他自己,但他还是愿意在润叶身边,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感化润叶冰冷的心。在书的后半部分,李向前由于一次醉酒出了车祸,下半身瘫痪。而正在这时,润叶也认识到了李向前是她的丈夫,所以润叶接受了向前,并且十分用心的照顾他,两人还有了孩子,彼此相爱,生活也是十分的幸福。对于田润叶的爱情,我很惋惜,但对于她的结局我十分赞同。在《平凡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平凡的人在尘埃中都可以开出属于自己的艳丽花朵。我们每一个人在润叶面前,都该自愧不如。麻烦琐碎的生活,请不要抱怨,努力珍惜眼前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