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联动 共谋发展——昆明市第四届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走进东川汤丹中学
作者: 发布于:2020-12-14
为切实提高名校长工作室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开放合作,共享优势资源,实现优势互补。12月8日上午,昆明市第四届名校长基地熊亚林名校长基地成员和官渡区第六届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在主持人熊亚林校长的带领下,走进东川区汤丹中学。
在汤丹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建琪及学校领导班子的陪同下,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实地参观调研了汤丹中学的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学生管理、教师培训等日常管理,全方位、多角度调研学校文化和特色建设。
参观而后,工作室成员与汤丹中学的中学的领导、老师们就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探索、学校发展远景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交流会由汤丹中学副校长赵世敏主持,首先代表学校对熊亚林名校长培养基地和官渡区第六届熊亚林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为协助老师们更好的了解学术论文特点及写作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工作室成员张春梅老师做《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主要通过对学术论文特点及写作技巧,论文撰写格式,课题研究过程等的讲解,帮助老师们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开展,为教育教学研究及学术科研论文撰写奠定基础。而后,具有针对性地为与会人员进行答疑解惑,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汤丹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建琪从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条件、常规管理等方面对汤丹中学做了详细介绍,而后,针对学校存在的不足向名校长工作室成员虚心请教。汤丹中学(原东川一中)是伴随着东川铜都建设而诞生的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学校。2010年5月东川乡镇合并背景下,杉木中学并入汤丹中学后,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学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工作室学员代表段司岗、黄贵祥、张明、李静4位成员做分享发言,纷纷表示此次交流获益匪浅,实地的学习和交流让他们的学习收获更直观,促进了他们对汤丹中学办学特色的了解和借鉴。对汤丹中学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的同时,致以真挚祝愿!
工作室学员段司岗老师表示,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汤丹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在80年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培养出许多的优秀人才。今天有赵校长和一批乐于奉献的老师,每周日返校,以校为家,远离亲人、远离城市、远离繁华,相信东川区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再创辉煌,汤丹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学员黄贵祥老师表示,矿王山顶,云雾缭绕,带着几分冬天的寒冷,学员们的学习的热情似火。到汤丹中学第一眼看到的是墙上的“头顶青云,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种教育情怀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汤丹中学是原来的东川一中,汤丹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经过这次学习,他有很多感悟,只有凝心聚力,才能筑梦前行,谱写山区教育的华美乐章。最后以汤丹中学校史馆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写春秋,耐住清贫呕心沥血育桃李;矿山教育春常在,当为祖国培英才”结束了自己的交流发言。
学员张明老师主要从“相交才有共鸣。”“相近更知不易。”“相亲同心聚力。”三方面就行发言。数日来,对在与各学校的交流活动中,工作室学员们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与自己所在学校的相似之处,也不禁引发了很多相关问题的思考。山区兄弟学校艰苦的办学条件,让每一位学员无不为这些同行对教育的坚守与付出产生深深的敬意,拖布卡中学的“自来水也有温度”和汤丹中学“教科书式的地震疏散”让人印象深刻。学员们一路走来,一起参观、学习、交流分享,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大家积极地对学校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和彼此的困惑提出自己的看法,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让学员们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亲人般的支持与帮助暖意满满,学员们也变得更加坚定了、自信了,为教育积极奉献的情怀更浓了。
学员李静老师感慨道,汤丹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校园充满着浓浓的历史氛围。学校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值得大家学习,特别在防震减灾方面更是为大家树立起一面示范旗帜。学校未来的发展更要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滞后,父母外出打工情况明显,“留守儿童”居多的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管理好、照顾好学生就是服务好家长,解决好家长的后顾之忧。李静老师“农村教育的路上有你有我,我们在坚守、我们在努力,我们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的结束性发言引得会场响起阵阵掌声。
交流活动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熊亚林校长做总结性发言,首先对汤丹中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汤丹中学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深感赞叹,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后就昆明市官渡区教育发展,官渡区第一中学办学情况及办学理念进行了分享,从官渡区第一中学近年来跨越性发展经验阐发了对汤丹中学未来办学方向的建议。此次活动加强了工作室成员与汤丹中学的沟通,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增进校际友谊,为工作室的成员的成长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最后,附上工作室学员刘斌老师的一首小诗。
汤丹立世天地间,一中精神志弥坚。矿山文化催奋进,降龙伏虎笑开颜!——学员刘斌东川汤丹中学学习小感